Friday 9 January 2015

简单烤鸡

2013年读过这本书。

2014年年尾老公在朋友家里吃了一道美味烤鸡,回到家里叫我试一试。烤鸡的食谱来自这本书作者庄祖宜,只要在youtube上打书名《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就可以向庄祖宜学习如何做一道简单又美味的烤鸡。

2015年的今天,我如法炮制。烤前:青红白黄,煞是好看。

烤好后:我很丑,但我很美味。

Thursday 8 January 2015

多年后才知道结局

在电视上看到这套电影的广告,似曾相识,上网找一找,果然是多年前看过前半段却不知戏名的电影。

那是2009年年尾,每个人都忙着渡假的时候我百般无奈地去邦咯岛出席课程。在巴士上带队的县教育局官员选了这部电影在巴士上放映,内容讲述玛雅人捉了一群少数民族百般折磨跋涉山水把他们带到玛雅人部落去,被俘者不管男女一律全身被涂上蓝色颜料,男的在祭祀仪式上被送上金字塔砍头供奉神明,女的被送去当奴隶。

整部戏充满血腥暴力,我不喜欢这类电影但掩耳闭眼都逃不掉电影画面。当男主角一班人排队上断头台的时候,我的同伴忍不住站起来走向前啪一声把DVD关掉,一边走回座位一边说,“Life is already suffering, why we make ourselves suffer here?"

留下目瞪口呆的官员和司机。

我那勇敢的同伴把我们从血腥暴力中救起,但至今有些情节我想忘记却印象深刻,其中一幕是男主角排队上断头台的时候碰见被玛雅人捉去当奴隶的母亲,母子相见不能相认,母亲只敢轻轻抚摸一下孩子的胸膛。

即使过了几年,每回雨后去行山或去Tesco地下停车场看见来往车子造成地上水迹成河,总会想起这部电影中祭祀仪式上一颗颗被砍的头颅从金字塔上滚下来,梯级上“蓝流成河”。

隔了几年才在网上延续故事情节,原来一场日蚀让男主角从断头台上逃过一劫,假如当年我的同伴没有把DVD关掉,我看了算是好的结局,也许就不会念念不忘那恐怖的“蓝流成河”。

Saturday 3 January 2015

老女人的唠叨

早上睁开眼睛已七点半,奇怪闹钟怎么没响,爬起来找手机,因为一向来用手机设定闹钟。

在惯常放手机的地方不见手机,只见电视遥控器,觉得奇怪。

清醒后想一想,原来昨晚临睡前我把楼下电视机的遥控器当成手机,把它带上楼上当闹钟,还好今天不是上课的日子。

超越五十后所有老化状态慢慢到来,恐怕有一天我会忘了我是谁。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记不起,即使记录了也想不起记录在那里。这里应该改成老女人的唠叨,记录值得记忆的事,不值得记忆的就让它在脑子慢慢消失。

Thursday 13 March 2014

退休

原本今年年底才退休的阿一因为健康问题决定提前退休,她说如果学校要为她举办退休仪式,她希望有个与众不同又不劳民伤财的退休仪式。

我们脑子比较迟钝,要她明言如何与众不同又不劳民伤财?

原来她期待仪式分段举行,第一场要跟学生互动,即在退休前一个星期举办一个小型嘉年华会,有各族美食小摊,有歌唱舞蹈,有各族服装表演,还要有让阿一与学生玩在一起的传统游戏。

第二场要与老师们临别共聚,即退休前某晚她自资在校园办一场晚宴,宴请全校老师及家教协会,会上自然要有一些歌唱等余兴节目。

第三场是在阿一上班的最后一天举行一个周会,周会上照列有一系列的演讲送礼等欢送活动,然后全体师生列队欢送。

第四场是在退休后两个星期举行,那是移交文件仪式。阿一要请州教育局代表,县教育局代表,还有七十多位各校已退休或未退休的校长们来观看她的移交仪式,仪式完毕后校方需办一个一百七十多人的午宴,还要准备贵宾们的纪念品。

这样的退休方式还算是不劳民伤财吗?

阿一还千叮咛万叮咛,希望我们继续她的宏愿,延续她的行政方针,她随时欢迎学校请她给予各方面的指导与意见。退休后她要当新校长的Mentor,要协助新校长完成她来不及完成的宏愿,她让我想起退而不休的老马。

阿一也许没听过“人未走,茶已凉”这句话,新校长自有她自己的行政方式,未必要跟你的那一套,最后将落得热脸贴人冷屁股。

Wednesday 18 December 2013

三文鱼

切好摆在碎冰上的三文鱼所剩无几,价钱是一公斤RM26.99。

问处理鱼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卖整条还未切的三文鱼,工作人员说,“Ada, mau besar, kecik atau sedang? ”

结果买了两条三文鱼,全鱼的价钱是一公斤RM21.99,还是去了鱼头的, 比切片的每公斤便宜5令吉。

下次买三文鱼一定要买整条鱼,反正买了后工作人员会切片包好。

Friday 8 November 2013

吉兰丹

6/11/2013 - 8/11/2013
学校一百零八位同事中有二十位来自吉兰丹,几乎占了二十巴仙。这些同乡人碰在一起时就说吉兰丹话,谈吉兰丹食物。我的“女儿”也来自吉兰丹,阿一阿三也是吉兰丹人。我每天接触的人好像都来自吉兰丹,让我对吉兰丹感到好奇, 尤其是读了这本北京大学康敏写的《“习以为常”之弊》,让我更想来吉兰丹看一看。


这次因公事去吉兰丹三天,来不及看吉兰丹的真面貌,只能走马看花。

一大早来到哥打巴鲁(Kota Baru)最开心的事就是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米粉汤,有点像牛腩粉,可惜吃前忘了先供奉相机。

Rantau Panjang的中式清真寺,全名叫Masjid Jubli Perak Sultan Ismail Petra,名字太长了,回教徒为它领取名字Masjid Beijing,反而没有多少人记得原名。

第二天早餐吃Nasi Kerabu.

参观第一间中学,午餐校方请吃Nasi Tumpang。


把香蕉叶打开,可见有几种菜肴tumpang在饭里。

Akok - 吉兰丹甜品

下午参观第二间中学,校方请吃另一种Nasi Kerabu.

吉兰丹生产稻米,所以吉兰丹人擅长煮各种各样的饭,除了试过的三种,还有Nasi Berlauk, Nasi Kukus,Nasi Ulam,Nasi Dagang等等。吉兰丹人习惯一天三餐都吃饭,我却感觉快要变成饭桶了。


Friday 26 July 2013

校园理发

学校的合作社要搞多元化服务,我想了一个互惠互利的计划,就是请发型师来学校为老师们理发,尤其是马来同事。

有这样的计划是因为曾经听马来同事说她们很难找适当的理发店,现在的理发店大多数都做男女生意,回教女性不方便在其他男顾客面前拆开头巾让理发师剪发,所以有些同事自己理发,有些就由丈夫替她们操刀,反正她们都包头巾,剪得好不好都没有关系。

在向同事宣传这项服务时,我得到各种各样的反应,让我增加不少知识。

有些马来同事很感激我的安排,因为她们除了上述所说的原因外,也因为孩子小家务教务忙得没时间去理发。

有位马来同事说头发是aurat,不能让丈夫以外的男性看见,连非回教徒女性也不可以。我尊重她为自己定下的标准,还好她也没有阻止其他同事来光顾我的非回教徒理发师。
 
昨天我们的第一次理发服务获得不错的反应,共有二十位老师光顾,接下来每两个月我们都会做一次同样的服务。